隨著國家“重發電輕供電”現象的改善、配電網自動化的不斷發展、智能電網、智能配電網的不斷完善,圍繞輸配電的電能質量的問題越來越受到各方關注,對配電網無功平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得無功補償技術由單一技術向包含無功補償、諧波濾波和有償補償的電能質量系統工程技術擴展、市場規模得以迅速壯大起來,給無功補償技術和產業的發展帶來前所未有的機遇。
無功電源如同有功電源一樣,是保證電力系統電能質量、電壓質量、降低網絡損耗以及安全運行所不可缺少的部分。無功功率和有功功率一樣也是輸配電網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無功功率對供電系統的正常運行是十分重要的。功率因數過低,電氣設備將得不到充分利用、電力網絡的傳輸能力也會下降、損耗增加、系統電壓下降還會導致設備損壞??梢?,解決好網絡補償問題,對網絡降損節能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
無功補償在我國的發展情況
在現階段我國電力事業發展的大背景下,越來越多的分布式電源接入、微電網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投放市場、變頻電機的大量使用以及儲能等新型輔助服務的興起,使得配電網的低頻振蕩和經濟運行問題越發的凸顯出來,同時也為無功補償技術與產業的橫向拓展帶來嶄新的發展機遇和挑戰。
無功補償技術的滯后,將會對電網建設產生不利影響,甚者直接造成巨額經濟損失。
其實,無功補償原則我國電力管理部門早已充分認識到無功補償的重要性,因此提出了無功補償的基本技術原則,以求達到良好效果①無功補償應根據分級就地平衡的原則進行配置,全面規劃、合理布局、分級補償、就地平衡。采用集中補償和分散補償相結合、以分散補償為主,高壓補償和低壓補償相結合、以低壓補償為主,靜態補償和動態補償相結合,調壓和降損相結合、以降損為主的基本原則。②電力用戶無功補償后的功率因數應達到如下要求:100kVA及以上高壓供電的電力用戶,變壓器一次側功率因數應達到0.95以上;其它電力用戶功率因數應達到0.90以上。③各電壓等級的變電站應根據實際需要合理配置適當類型的無功補償裝置,再根據算法計算結果確定無功補償的容量。所裝設的無功補償裝置應以不引起系統諧波明顯放大為原則。
無功補償對電網建設的影響以下幾方面的作用:
(1)提高電網及負載的功率因數,設備設計容量將降低,投資也從而減少。
(2)穩定電網電壓,提高電網質量。特別在長距離輸電線路中安裝合適的無功補償裝置可提高系統的輸電能力及穩定性。
(3)減少負荷電流,降低線路電能損耗。
(4)無功補償挖掘發供電設備潛力。在設備容量不變的條件下,提高功率因數可以少送無功功率,就可以多送有功功率。
(5)在三相負載不平衡的場合,可對三相視在功率起到平衡作用。
(6)無功補償可以減少用戶電費支出,避免因功率因數低于規定值而受罰,同時減少用戶內部因傳輸和分配無功功率造成的有功功率損耗。
從電力系統的幾個環節來說,無功補償同樣也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對發電的影響:無功功率會降低發電機有功功率的輸出。
對輸配電的影響:電網內無功功率的流動會造成線路電壓損失增大和電能損耗的增加。
對變電的影響:視在功率一定時,增加無功功率就要降低變電設備的供電能力。
對用電的影響:系統缺乏無功功率時就會使電氣設備容量得不到充分發揮,電氣設備不能正常運行。
為了避免上述情況的發生,就需要裝設無功補償裝置進行無功補償。合理的選擇補償裝置,不僅可以Z大限度的減少電網的損耗,而且可以使電網質量提高,反之,如選擇或使用不當,可能造成供電系統,電壓波動,諧波增大等諸多因素。
配電網無功補償的主要方式
配電網無功補償的主要方式有五種:變電站補償、配電線路補償、隨機補償、隨器補償、跟蹤補償。
變電站補償:
針對電網的無功平衡,在變電站進行集中補償,補償裝置包括并聯電容器、同步調相機、靜止補償器等,主要目的是平衡電網的無功功率,改善電網的功率因數,提高系統終端變電所的母線電壓,補償變電站主變壓器和高壓輸電線路的無功損耗。
這些補償裝置一般集中接在變電站10kV母線上,因此具有管理容易、維護方便等優點,缺點是這種補償方式對10kV配電網的降損不起作用。
配電線路補償
線路無功補償即通過在線路桿塔上安裝電容器實現無功補償。線路補償點不宜過多;
控制方式應從簡,一般不采用分組投切控制;
補償容量也不宜過大,避免出現過補償現象;保護也要從簡,可采用熔斷器和避雷器作為過流和過壓保護。
線路補償方式主要提供線路和公用變壓器需要的無功,該種方式具有投資小、回收快、便于管理和維護等優點,適用于功率因數低、負荷重的長線路。缺點是存在適應能力差,重載情況下補償不足等問題。
在低壓三相四線制的城市居民和農網供電系統中:
由于用電戶多為單相負荷或單相和三相負荷混用,并且負荷大小不同和用電時間的不同。所以,電網中三相間的不平衡電流是客觀存在的,并且這種用電不平衡狀況無規律性,也無法事先預知。導致了低壓供電系統三相負載的長期性不平衡。對于三相不平衡電流,電力部門除了盡量合理地分配負荷之外幾乎沒有什么行之有效的解決辦法。
電網中的不平衡電流會增加線路及變壓器的銅損,還會增加變壓器的鐵損,降低變壓器的出力甚至會影響變壓器的安全運行,Z終會造成三相電壓的不平衡。
調整不平衡電流無功補償裝置,有效地解決了這個難題,該裝置具有在補償線路無功的同時調整不平衡有功電流的作用。其理論結果可使三相功率因數均補償至1,三相電流調整至平衡。實際應用表明,可使三相功率因數補償到0.95以上,使不平衡電流調整到變壓器額定電流的10%以內。
隨機補償
隨機補償就是將低壓電容器組與電動機并接,通過控制、保護裝置與電動機同時投切的一種無功補償方式。
縣級配電網中有很大一部分的無功功率消耗在電動機上,因此,搞好電動機的無功補償,使其無功就地平衡,既能減少配電線路的損耗,同時還可以提高電動機的出力。
隨機補償的優點是用電設備運行時,無功補償裝置投入;用電設備停運時,補償裝置退出。更具有投資少、占位小、安裝容易、配置方便靈活、維護簡單、事故率低的特點。
適用于補償電動機的無功消耗,以補勵磁無功為主,可較好的限制配電網無功峰荷。年運行小時數在1000h以上的電動機采用隨機補償較其他補償方式更經濟。
隨器補償
隨器補償是指將低壓電容器通過低壓熔斷器接在配電變壓器二次側,以補償配電變壓器空載無功的補償方式。配電變壓器在輕載或空載時的無功負荷主要是變壓器的空載勵磁無功,配電變壓器空載無功是農網無功負荷的主要部分。
隨器補償的優點是接線簡單,維護管理方便,能有效地補償配電變壓器空載無功,限制農網無功基荷,使該部分無功就地平衡,從而提高配電變壓器利用率,降低無功網損,提高用戶的功率因數,改善用戶的電壓質量,具有較高的經濟性,是目前無功補償有效的手段之一。
缺點是由于配電變壓器的數量多、安裝地點分散,因此補償工作的投資比較大,運行維護工作量大。
跟蹤補償
是指以無功補償投切裝置作為控制保護裝置,將低壓電容器組補償在用戶配電變壓器低壓側的補償方式。
這種補償方式,部分相當于隨器補償的作用,主要適用與100kVA及以上的專用配電變壓器用戶。
跟蹤補償的優點
是可較好地跟蹤無功負荷的變化,運行方式靈活,補償效果好,但是費用高,且自動投切裝置較隨機或隨器補償的控制保護裝置復雜,如有任一元件損壞,則可導致電容器不能投切。其主要適于大容量大負荷的配變。
配電網常見的無功補償設備
電力系統中的無功補償裝置從早期的電容器開始發展到今天,歷經了電容器、同步調相機、靜止無功補償裝置(SVC)、靜止同步補償器(SVG)等幾個不同的階段。其中,并聯電容器是電網中用的Z多的一種專用的無功功率補償設備。它的特點是價格便宜,易于安裝維護。并聯電容器補償無功功率方式有三種:集中補償,分組補償及就地補償。
靜止同步補償器(SVG)是目前先進的補償裝置,已進入實用化階段,隨著IGBT等器件、高速CPU器件及光纖技術的發展,SVG系統的價格不斷下降并漸漸被行業接受,以成為靜止無功補償技術的發展方向,SVG系統將是今后柔性交流輸電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